历史

一座城市的成熟度,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城市对自身传统、历史文化的追寻认同和承续。在大文化的架构里,历史故事作为一种口述体的历史经典,向人们描述的就是关于一个城市、一个区域的人文精神与文化传统。历史故事能够展示出岁月演进中渐次形成的城市个性和魅力。

郑州,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她的性格由久远历史的沉淀和深厚的文化凝结而成,且又发扬光大,熠熠生辉。郑州市旅游局组织的“历史文化资源世纪盘点”工程中,专家与群众相结合,评出了“郑州十大历史故事”。这是一项受惠今人、泽被后人的历史文化工程。所评选出的历史故事,流传广泛,影响深远。

中国奴隶社会第一个朝代——夏,有大禹治水在嵩山一带。《史记》中说大禹治水“居外十三年,过家门不敢入 ”的责任,老百姓盛赞大禹治水“三过家门而不入”的献身精神。史书中记载的“禹都阳城 ”就在郑州登封阳城。 

春秋战国时期,郑国、韩国先后定都于郑州的新郑,至今尚存绵延几十里的古城垣,仍然能让我们看到当年郑国强盛时号称中原小霸主的风采。《左传》中记载有郑庄公与母亲武姜黄泉相见的故事“掘地见母”,在郑州荥阳京襄城3公里处的一个叫阴司涧的地方,传说就是郑庄公与母亲相见的“黄泉”之地。 

郑州地处中原要冲,当取天下之日,中原在所必争。 “楚河汉界”的故事说的是公元前202年,刘邦、项羽对垒郑州广武的故事。广武山有两军对峙之汉霸二王城、 “中分天下”之鸿沟。战争的遗迹,留给后人品味。魏晋时阮籍叹道“时无英雄,遂使竖子成名”;宋代词人李清照则歌赞项羽“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”;伟人毛泽东却是另一番感慨:“宜将剩勇追穷寇,不可沽名学霸王。”刘项对峙两年有余的鸿沟,后人演变成中国象棋中的“楚河”、“汉界”。 

东汉末年,袁绍成为雄居北方实力最强的诸侯。他自恃地广人众,兵多粮足,于建安四年,亲率步兵10万,骑兵2万,南下攻打许都。曹操被迫以两万的劣势兵力在郑州中牟的官渡与之相拒,最终曹操以少胜多。“官渡之战”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战史上以少胜多、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。先民们在郑州这块土地上争战杀伐,悲壮惨烈,已经融汇进历史的长河中,叠藏在文典史籍里,也化作了口口相传的故事在民间演绎。 

在《郑州十大历史故事》中还有几个流传千百年显示出巨大生命力的历史故事,如“汉武帝封将军柏”讲述的是两千多年前“略输文采”的汉武帝在郑州登封的嵩阳书院封柏为将。现在还有两棵“阅世三千岁”的古柏活在嵩阳书院内。晋朝有关男子潘岳,潘岳就是郑州中牟人,“潘岳轶事”讲述的就是这位郑州美男子的轶闻趣事。“达摩面壁”讲述了禅宗始祖达摩,云游四海,择嵩山而创立禅宗,足以说明郑州的魅力。达摩面壁十年,时间物化了影像,清晰地留在石壁上,那是身影,也是心影。至今达摩面壁的石洞仍在。在民间,还流传有“十三棍僧救唐王”的故事,“唐嵩岳少林寺碑”有专门记载;电影《少林寺》名扬海外,中国功夫走向世界,都得益于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。 

近几年的影视制作,演义则天女皇的故事成了一种时髦。古代帝王登山朝拜大多数去的是泰山,惟独武则天登嵩山,封中岳。“武则天封嵩山”的故事,记述了她和嵩山的难解之缘。她年近八旬时,又登嵩山,在那里向上苍投下除罪金简一通,祈求神灵宽恕自己的过错,流露出一位杰出而复杂的女人的内心恐惧。这通金简现在收藏在河南博物院。 

元代的大科学家郭守敬,在三年里研制出13种天文仪器。“郭守敬测天”讲述的是郭守敬在郑州登封告成筑观星台测天象的故事。他制作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“授时历”,比罗马教皇格里高利颁布的 “格里高利历”早三百年。郭守敬计算出的回归年是365.2425,合今天是365天5时49分12秒,与今天人类所知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差26秒。

郑州十大历史故事,是这座文明古城宝贵的资源和财富。天若有情天亦老,人间正道是沧桑。十大历史故事中所蕴含的先民们的科学精神、人文精神,以及智慧与创造力,给我们凭添了热情、勇敢、沉着、机智和自信。有利于我们古为今用,开掘文化资源,开发旅游产品,提高城市品位,树立名城形象,丰富我们的城市文化内涵,拓展出更为广阔而深邃的精神空间。 

现在郑州市旅游局将《郑州十大历史故事》改编成雅俗共赏的连环画,同时又有摄影家拍摄的与故事对位的历史遗迹与场景照片,英文翻译的故事梗概,又有知名作家对故事借题发挥的散文与随笔作品,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宣传品。